-
德州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相较于山东省内的一些大城市,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可能相对较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地理位置":德州位于山东省的西北部,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其地理位置较为偏远,这可能会影响其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和交流。
2. "经济基础":德州的经济基础与山东省内的一些大城市相比,可能还不够雄厚。虽然德州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与济南、青岛等城市相比,其经济总量和影响力还有一定差距。
3. "政策导向":山东省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可能会优先考虑对经济发展潜力大、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进行扶持。因此,在政策资源分配上,可能会倾向于那些对全省经济具有更大带动作用的城市。
4. "资源分配":山东省内城市众多,资源分配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德州作为其中一员,在资源分配上可能不如一些大城市那么集中。
5. "基础设施":虽然德州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有所加强,但与一些大城市相比,其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还有待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说德州没有发展潜力。事实上,德州正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未来,随着政策的支持和自身努力的推进,德州有望实现更大的发展。举报 -
首先,德州与省会济南相接,基本可以看做济南后花园的存在,尤其是齐河县与济南市区只有一条黄河的间隔,大量德州人去济南工作比在德州更加方便,而且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发展空间更大,机会也更多。德州只有一所德州学院的本科院校,比之济南差太多了,这使很多德州学子济南读书而留在了济南。当然省内的城市毕竟是兄弟关系,济南发展好了可以带动德州的发展。
但是,德州最尴尬的地方是市区所处的位置,山东16个地级市,除了沿海城市的市中心沿海而建,像烟台、青岛、日照、威海,而其他城市没有一个像德州这样的城市发展框架。德州市区处在山东和河北的交界处,非但是交界,而且整个城市唯独大部分市区凸向河北,虽然在省的层面从来不会有要大力发展谁而不发展谁的策略,但是在同等资源的分配下,以德州和济南的距离,肯定会优先给予济南,因为明显是济南更能带动周边,更能辐射德州的一些县级市。
另外德州身处山东省西北方向,距离天津、北京也不算远,所以德州有很多人去往这些大城市发展。一个城市的发展少不了人才的贡献,但是德州因为工业基础、经济活跃程度都相对落后,挽留不知人才,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人才支撑的城市,即便想要大力发展,也是举步维艰。德州知名度比较高的产品只有扒鸡和太阳能,而且最大的太阳能企业近些年因为种种原因与德州的发展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德州因为地理位置边缘的缘故,而省内经济发展的重心不会偏移,那与整个省份发展的逻辑不相符合。德州只有积极融入济南的发展,与济南协同向前,特别是山东提出做大济南省会的战略后,济南也在实施北跨黄河的策略,德州将发展重心逐渐东移才符合日后的发展逻辑。否则不但从地域上,从心理上都感觉德州与山东的距离远。
德州相比于山东其他城市,可能唯一的优势就是处在首都南下的必经之路上了,当年是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节点城镇,漕运十分的繁忙,到了今天德州的高速网络、铁路网络也很发达,可以说处在我国铁路交通、高速公路的大动脉之上。但是德州与省内的城市铁路往来却很少,就像历史上京杭运河时期一样,因为德州虽然属于山东但在铁路系统上归属北京铁路局管辖,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州与省内兄弟城市的交流。
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举报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