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婆婆泪别尿毒症儿媳,弥留之际的牵挂与解脱

德州 更新于:2025-08-24 03:58
  • 爱生活TZ2U
    德州,婆婆听到尿毒症儿媳在弥留之际喃喃自语:“我走了,也解脱了,可爸妈该怎么办啊?”时,便凑到儿媳跟前:“别担心,还有我呢!”谁曾想,就是这个婆婆,在儿媳去世后,精心照顾亲家公和亲家母18年,她到底图啥呢?
    王阿姨这辈子没读过多少书,却懂得“将心比心”四个字的分量。自打儿媳小芳嫁进门,家里的重活累活从没让她沾过手,换季的衣服总是提前备好,就连王阿姨有风湿的老寒腿,小芳都天天晚上给她用艾草水泡脚。街坊邻居常说:“老王啊,你家这媳妇比亲闺女还贴心!”王阿姨听了心里比蜜还甜,总念叨自己是上辈子积了德。
    可天有不测风云,小芳三十出头就查出重病,医生说最多也就半年光景。躺在病床上的小芳,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眼神却总望着窗外,那是娘家的方向。王阿姨知道,小芳是放心不下她那瘫痪在床的老爹和双目失明的老娘。
    小芳爹妈是老来得女,前些年一场意外,老爹摔断了腿后就没站起来过,老娘哭坏了眼睛,渐渐就看不见了。小芳嫁过来后,几乎每周都要回去两趟,洗衣做饭,擦身喂药,把老两口照顾得妥妥帖帖。如今自己倒下了,这俩老人可咋活?
    “妈,我要是走了,我爹妈……”小芳话没说完就咳了起来,眼泪珠子掉在被子上,洇出一小片湿痕。王阿姨攥着她冰凉的手,指节都泛了白:“傻丫头,有妈在呢!你安心养病,你爹妈我替你照顾!”
    这话小芳是听进去了,可街坊们却觉得王阿姨是病急了说胡话。谁不知道小芳家那是个“无底洞”?她自己家还有个上学的孙子要养活呢!可王阿姨这人,向来是唾沫星子砸地上就是个坑。
    小芳走的那天,王阿姨没掉几滴泪,只是默默地帮亲家母梳了头,给亲家公翻了身。第二天一早,她就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三轮车,载着自家蒸的馒头和熬的小米粥,去了小芳娘家。
    这一去,就是十八年。每天清晨五点,王阿姨准时起床,先给自家老伴做早饭,然后骑车半小时到亲家家里。给老爹擦身、换尿布、喂早饭,再扶着老娘在院子里慢慢走两圈,晒晒太阳。中午赶回家给孙子做午饭,下午又匆匆赶回去,收拾屋子、洗衣服、做晚饭。晚上还要给老爹按摩,防止长褥疮。
    有回王阿姨重感冒,咳得直不起腰,儿子心疼她,说请个护工。王阿姨瞪了他一眼:“护工能有我尽心?小芳把爹妈托付给我,我不能让她在地下都不安生!”
    街坊们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佩服,再到现在的习以为常。有人问她图啥,王阿姨总是嘿嘿一笑:“图啥?就图小芳走的时候,能闭着眼。她对我好,我就得对她爹妈好,这不是应该的吗?”
    如今,王阿姨也七十多了,背有点驼,腿脚也不如从前利索了,但那辆三轮车,依旧每天清晨准时出现在通往亲家的小路上。她常说:“人这一辈子,谁还没个难处?帮一把,日子就都过去了。”
    总结:十八年的坚守,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融入柴米油盐的日常。王阿姨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一诺千金”,什么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份质朴的善良和执着的坚守,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它告诉我们,善良不需要理由,坚守源于本心,人间自有真情在。
    信息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